新闻动态

俄罗斯人为何恨美国?因为前苏联在被美国瓦解和肢解下,轰然倒塌

发布日期:2024-11-05 02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眼见他起高楼 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

用这句话来形容前苏联的毁灭是再适合不过的!!

1991年12月25日,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宣布自己的辞呈,克里姆林宫屋顶飘扬的镰刀锤子旗也随之降落。至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此轰然倒塌轰然倒下,一切看上去来得太过突然。

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国家,一个一度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。怎么就一下子轰然崩溃了呢?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

要了解苏联解体,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苏联的经济发展的模式

苏联实行的是高度的计划经济,这个模式我们回头来看确实是有问题的,但是也有他当时特殊的原因,因为苏联是面对的整个西方的包围。他急需发展重工业,发展国防产业,来捍卫领土和周边的安全。从某种意义上他的代价就是牺牲了轻工业,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面对国内的生活必须品短缺,苏联人进行了很多经济发展方面的各种各样的探索,开始苏联搞的是战时共产主义,消费品是搞配给制,产业是搞国有化,粮食搞征集制,劳动搞义务劳动等等 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难以为继。

一. 后来列宁做了一些改革和些务实的调整,提出了一个叫新经济政策。

开始承认商品经济化,允许外商到苏联来投资,社会主义可以不完全是国有经济,可以有私营经济,民营经济,可以有外资,在当时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苏联的经济。

二. 再后来斯大林时期,苏联经济转型成了我们后来所熟知的苏联模式

包括企业国有化,实行中央计划经济,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,特别是重工业,国防工业,科技力量迅速发展,但是后来这个体制越来越僵化,特别是官僚化,经济缺乏活力,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,消费品奇缺,也就是所谓的短缺经济。苏联日常生活,很多日用品,都是要凭证供应,购货排长队,那么这给西方一种巨大的心里优势,苏联人想要在各个方面战胜美国,于是就和美国坚持与美国搞军备竞赛,当时美国核武器非常之多,可以毁灭地球100次,苏联跟他竞争也拼命发展核武器。就是要有毁灭地球101次能力。两个国家都想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,美国搞全球霸权主义,苏联搞全球的输出革命,结果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。进一步加剧了苏联的震荡,苏联老百姓生活也受到巨大的严重影响,使生活用品极其短缺。

三.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

短期内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,当时戈尔巴乔夫被称为英雄。但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还是在计划经济内打转,并没 有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的问题。于是把目光转到了西方,轻信了西方的忽悠,认为苏联只要采用西方经济模式,什么经济问题都可以解决,只要采用西方民主模式什么政治问题都可以解决。

所以内部出现的信仰危机,事实上加速了苏联解体这一进程,而且将美国的形象打造成为高品质。当国家领导人对自己的政治不自信时,如此一来,苏联阵营内部的人民,就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,这种“软侵蚀”的方式是最致命的。

一.在此基础上美国在政治上,采取联合打压的方式。甚至通过联合国,以合法的名义操控世界各国来对付苏联。这期间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,经常通过联合国采取单边主义的行动。而且新兴的发展中国家,对其遏制苏联的发展。

二.在经济和文化方面,一方面是遏制苏联。另一方面,不间断向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散布反共言论。通过煽动不同政见者,进行各种各样的反苏反共活动。那些有西化倾向的苏联年轻人,成为他们着力分化和渗透的目标。与此同时,扶持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,那些思想上已经发生了严重蜕变的人,最终在和平演变之下,变成了侵蚀苏联肌体的一分子,

在内部瓦解和外部侵蚀下,这个巨人在1991年12月25日轰然倒下,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彻底崩溃。

苏联解体以后,美国开始露出了他的獠牙,苏联当时优质资产大概有28万亿美元(有学者估算相当于今天的280万亿美元),美国仅用了4亿美元就把这些资产全部掠夺了。等于把一个苏联70年发展的底子全部掏空了。尤其是苏联的市场壁垒被打破,欧美贸易掠夺如入无人之境,整个前苏联的经济协作网络全部崩溃,经济全面走向崩溃,苏联解体给大多数俄罗斯人带来的是比较凄惨的,或者是相当凄惨的一种生命体验。连现在的总统普京都找不到工作,在开出租车谋生。老百姓生活受到巨大的严重影响,社会急剧动荡,人均寿命下降得非常厉害,男性寿命由原来的70多岁,降到了50多岁。

苏联仿佛一具巨大的鲸落,被西方各种蚕食。1992年到2001年,美国实现了10年大繁荣,人均GDP高速增长50%以上,实现超高经济体的跨越性增长。苏联的科技人才塞满了美国大学,美国产业标准独步全球,直接带来了美国科技霸权。苏联解体让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,也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的唯一超级霸权。

美国社会主义苏联前苏联戈尔巴乔夫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